发布时间2015-03-29 浏览次数:988
1cm3固体有6cm2 表面积,而1cm3固体粉碎成1mm粒子时,则总表面积为6000cm2
2) 具有高能量 DG =g · DA , (g为表面能)
3) 粒子受力 p = 2 g /r , 粒子越小受力 越大, 由x衍射
图谱计算得出的纳米粒子的晶格常数往往比理论值小
4) 化学位高 m粉= m粒子 - m块 = Dp · v = 2 g · v /r (v 为分
子体积 )
5) 蒸汽压高 Dp = p粒子- p块= p块(2 g · v /r·RT)
6) 溶解度大
7) 熔点下降 DT=T块 (2 gs L /r · H块 · r)
(gs L 为固液界面张力, H块 为熔解热, r为密度)
8) 活性高: 易反应; 易烧结
9) 相变: 粒子越小, 当相变为成核机制时,相变速度慢;
当相变为扩散机制时,则相变速度快
马氏体相变,则粒子越小,越不宜发生
10) 粉体粒子的团聚性:
(1) 干粉, 产生原因:组成粉体粒子的分子间弱
力,是由j同一分子内由于“起伏” (波动或张落)
而产生的电偶子k因诱导在相邻分子中所产生的
偶子l某些化学物种所存在的偶子之间的
相互作 用。
j k也称为色散力,氢键中主要是这种力。
对于两个直径为a的球状粒子的吸引力FA可表达为:
FA= a A /24h2
其中:h为两个粒子表面的距离; A是Hamaker常数
与粒子组成、分子结构、粒子之间的介质有关。
(2)湿粉团聚
产生原因:粉中有液体存在且液体润湿固体
粒子时,在粒子表面形成液膜,由于表面张力
的作用,使粒子接触的脖颈处产生方向垂直脖
颈向外的应力:
DR=2g/r ,
使粒子之间产生一压缩应力,此压缩应力使粒
子团聚。